暑假预防溺水知识2023年
暑假预防溺水知识都有哪些?什么是溺水?溺水的后果可以连续分为非病态、病态和致命。近溺水是指被害人在溺水发生后并未失去生命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暑假预防溺水知识2023年(大全)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!
暑假预防溺水知识2023年
一、预防溺水的措施:
1.小学生应在成人带领下游泳,学会游泳。
2.不要独自在河边、山塘边玩耍。
3.不去非游泳区游泳。
4.不会游泳者,不要游到深水区,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安全。
5.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,以防抽筋。
二、溺水时的自救方法:
1.不要慌张,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。
2.放松全身,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,将头部浮出水面,用脚踢水,防止体力丧失,等待救援。
3.身体下沉时,可将手掌向下压。
4.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,又无法靠岸时,立即求救。如周围无人,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,伸直抽筋的那条腿,用手将脚趾向上扳,以解除抽筋。
三、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救护方法:
方法一:可将救生圈、竹竿、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,再将其拖至岸边。
方法二:若没有救护器材,可入水直接救护。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,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。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。特别强调: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,不能冒然下水营救,应立即大声呼救,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。
四、岸上急救溺水者
1.迅速清除溺水者口、鼻中的污泥、杂草及分泌物,保持呼吸道通畅,并拉出舌头,以避免堵塞呼吸道。
2.将溺水者举起,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,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,头脚下垂,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。但不要因为呛水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。
3.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。
4.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送去医院。
容易发生溺水事故的情况
1、不小心从池边、岸边或薄冰等处落入水中。
2、在水中突然滑倒后站立不起来或嬉水时,被人按压而不能自控等情况。
3、准备活动做的不较充分,又急于下水马上就进行剧烈运动;有时过于逞 强,不自量力或游泳时间过长而造成疲劳过度。
4、突然呛水,不会调整呼吸;带在身上的浮具脱离或破裂漏气沉入水中。
5、游泳技术没掌握好,在水中遇到碰撞等意外造成惊慌失措、动作慌乱。
6、在水温过低的水域里游泳而产生的抽筋现象。
7、入水方法不当,撞到墙壁或石头等硬性物体而受伤所造成的意外事故。
8、冒险潜水,(由于憋气时间过长,造成心肌缺血或中枢神经系统工作骤停等现象)。
9、被溺水者紧抱不放的其它游泳者。
10、游泳场所的设施不当或在急流、有旋涡、有大风浪的海或湖等水域里游泳。
溺水致死的原因
1、大量水藻、草类、泥沙进入口鼻、气管和肺,阻塞呼吸道而窒息。
2、惊恐、寒冷使喉头痉挛,呼吸道梗阻而窒息。
3、淡水淹溺,大量水分入血,血被稀释,出现溶血,血钾升高导致心室颤动―――心跳停止;海水淹溺,高钠引起血渗透压升高,造成严重肺水肿,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。
防溺水知识要点:
1、周末、节假日、寒暑假严禁到河边、池塘、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、游泳。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池塘边钓鱼、游泳、玩水。
2、上课期间或途中千万勿去玩水,游泳。
3、很多同学都不会游泳,如果发现有学生不慎掉进水库、池塘、水井里等,未成人不能冒然下水营救,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“110”。
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点
1. 下水前观察游泳处的环境,若有危险警告,则不能在此游泳。
2. 溺水者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阻碍呼吸、或因喉头强烈痉挛,引起呼吸道关闭,窒息而死 。
3. 当发生溺水时,不可以将手臂上举乱扑动。
4. 学生不可以相互比谁潜水的时间更长。
5. 游泳过程中,应该互相关照,互相关心,而不要相互嬉水,或捉弄对方。一起去游泳,如果有人提前上岸,要告诉他,一起去游泳应该一起回家。
6. 被污染的(水质不好)河流、水库,有急流处,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以及落差大的河流湖泊,均不宜游泳。一般来说,凡是水况不不明的江河湖泊都不宜游泳。
7. 为防止溺水事故发生,学生游泳要做好准备活动。
8. 未成年人发现溺水者,应立即大声呼救,不要贸然下水施救,可将救生器材或竹竿、木板、绳索等物件抛给溺水者进行营救。
9. 去游泳前,如果自己身体不太舒适,特别是缺钙经常抽筋的千万不要去游泳,怕游泳时抽筋可是要命的,一定要了解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,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。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,先活动活动身体,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,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,一定要注意啊。
10. 不会游泳者,不能去水较深的区域,谨防溺水事件发生。不会游泳者,身边要有成年人,游泳圈对于一个不会游泳的来说是没用的。
怎样进行溺水救护?
1.溺水致死原因
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,或因喉头强烈痉挛,引起呼吸道关闭、窒息死亡。
2.症状
溺水者面部青紫、肿胀、双眼充血,口腔、鼻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。肢体冰冷,脉细弱,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。
3.自救与救护
当发生溺水时,不熟悉水性时可采取自救法:除呼救外,取仰卧位,头部向后,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。呼气要浅,吸气要深。因为深吸气时,人体比重降到0.967,比水略轻,可浮出水面(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.057,比水略重),此时千万不要慌张,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,而使身体下沉更快。
会游泳者,如果发生小腿抽筋,要保持镇静,采取仰泳位,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,可使痉挛松解,然后慢慢游向岸边。
救护溺水者,应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,观察清楚位置,从其后方出手救援。或投入木板、救生圈、长杆等,让落水者攀扶上岸。
4.出水后的救护
首先清理溺水者口鼻内污泥、痰涕,取下假牙,然后进行控水处理。救护人员单腿屈膝,将溺水者俯卧于救护者的大腿上,借体位使溺水者体内水由气管口腔中排出。有些农村将溺水者俯卧横入在牛背上,头脚下悬,赶牛行走,这样又控水、又起到人工呼吸作用。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,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,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。尽快拨打120联系急救中心。